1月12日,驻伊拉克大使崔巍在伊最大官方报纸《晨报》发表署名文章《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文如下:
过去的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逆风加剧,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上升,全球治理挑战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去年经济好不好?今年经济怎么样?牵动着世界目光。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成绩令人鼓舞。预计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前11个月,对外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8.9%。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会议释放了推动2025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强烈信号。会议提出,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方位扩大内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开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中国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拓展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综合运用出口信保、信贷、展会以及扩大海外金融服务等,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推动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海外仓布局建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扩大电信、医疗、互联网、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扩大开放,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进一步优化免签入境政策,吸引和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
我们也看到,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中国经济运行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就比困难多”。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来自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和完整供应链,来自于中国适应经济波动的超强韧性,更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中国政府能够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就推动构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将继续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指导原则,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
今年是中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中伊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0周年。10年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2024年前11个月,两国双边贸易额接近500亿美元,预计全年双边贸易额将是2015年的2.5倍以上。中国企业广泛深度参与伊能源、电力、交通、通信等各领域建设,伊拉克已经成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
近年来,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开辟新领域。在米桑油田,中企引入自主研发的先进钻井技术“璇玑”系统,助力伊打造“智慧油田”;中国公司同伊拉克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的移动支付应用不久前正式上线,将极大便利伊民众生活,促进伊拉克经济数字化现代化转型;中国企业承建的“1000所学校”项目助力改善伊拉克教学条件,将解决40多万名学生上学问题。
当前,中伊两国都处在发展振兴关键阶段,中方愿同伊方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巩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拓展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经济、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共同创造中伊关系下一个辉煌10年。
来源: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官网
编辑:马学军